“大夫您好,我多次做都没成功,您看扎针会对我成功有帮助吗?”这是2023年9月来我门诊就诊的一位36岁女患者对我说的话医院门诊。
她备孕二胎,做了多次,均以移植失败而告终医院门诊。
抱着再次尝试的希望,她来针灸科寻求帮助医院门诊。
通过这位患者医院门诊,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体外受精-胚胎移植
技术即体外受精-胚胎移植(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,IVF-ET),是指将不孕症夫妇双方精子和卵子取出体外,经过体外操作处理和培养,完成受精并发育呈早期胚胎后,将胚胎移植入腔以实现生育的技术,是治疗不孕症的重要手段,属于辅助生殖的核心技术医院门诊。
体外受精-胚胎移植技术给不孕患者带来希望和福音的同时,也随之而来了一些并发症,如过度刺激征(OHSS)等,并发症的出现降低了妊娠成功率以及生育的质量医院门诊。同时,根据近年来的资料显示,IVF-ET的临床妊娠率尚不能令人满意,仅为30%-35%。
针灸在体外受精-胚胎移植中的应用主要有哪些特点呢医院门诊?
针灸治疗作为中医学的瑰宝,应用于生殖领域,具有安全性高、不良反应少、患者易于接受、依从性高等特点,临床实践已经证明在某些人群中有较好疗效医院门诊。《灵枢》记载:“欲以微针通其经脉,调其血气,营其逆顺出入之会"。针灸治疗主要通过医者利用针具刺激腧穴部位,起到激发经气、调整气血、平衡阴阳的作用而达到治疗的目的。针灸治疗可围绕体外受精-胚胎移植全过程发挥治疗作用,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:
1)针灸改善卵细胞质量及促进
针灸可提高卵细胞质量,可保护储备功能医院门诊。IVF-ET成功的前提条件是获取成熟的卵母细胞和优质的胚胎,卵母细胞质量低下、数量少,都会导致胚胎移植的失败。是负责产生卵子并和分泌女性激素的性腺,储备功能下降(DOR)和低反应(POR)同卵泡细胞数量及质量下降密切相关。DOR是指内卵母细胞的数量减少和(或)质量下降,伴性激素水平改变,表现为生育能力下降,DOR的发病率为10%-30%;POR是指患者应用促性腺激素(Gn)刺激时,出现的刺激周期中发育的卵泡少、血雌激素峰值低、Gn用量增加、周期取消率高、获卵数少和临床妊娠率低等病理状态,临床发病率为9%-24%。
2)针灸促进胚泡着床
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内膜血流、厚度,从而促进胚泡着床医院门诊。内膜容受性是指在窗口期内,内膜允许受精卵着床的能力,良好的内膜容受性是受精卵成功着床的前提条件,2/3的着床失败是由于内膜容受性差造成的。内膜血流、厚度等对是否能着床成功都有影响,在卵泡期结束时,内膜厚度至少需7mm才可进行胚胎移植,当内膜厚度于8-14mm内表明内膜容受性较好,且内膜血供丰富,更有利于胚胎着床。
3)针灸改善过度刺激综合征
针刺介入对减少或降低药物促排过程中产生OHSS的发生率有着积极的调节作用医院门诊。过度刺激综合征(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,OHSS)是一种常见的IVF-ET并发症,以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为主要病理特征,行IVF-ET过程,为获得更多的卵子和胚胎而采取控制性超促,会增加OHSS发生风险。研究发现传统的药物促方法对激素的分泌、卵子的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,并有20%接受促的患者会并发过度刺激综合征,对患者的身心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。
4)针灸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
针灸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,改善患者生活质量,从而提升行IVF-ET患者临床妊娠率医院门诊。临床研究发现,在不孕症患者中,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16.4%-44%,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34.7%-66.7%。患者因生活工作等压力,或因不孕等多种原因造成精神紧张,情绪低落而产生的焦虑、抑郁等负性情绪对受精率、优质胚胎形成率、囊胚形成率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,不利于妊娠成功。相关研究发现,焦虑、抑郁情绪存在于IVF-ET的各个阶段,尤其是取卵阶段更加明显。
到文章开头的患者,经过3个多月每周2-3次的针灸治疗,顺利取卵,继续针灸2个月,胚胎移植成功,后顺利生育一女,患者异常感激医院门诊。
结语
针灸在治疗不孕症方面有悠久的历史医院门诊。《针灸大成·妇人门》曰:“绝子:商丘、中极。”等,表明针灸可用于不孕症的治疗。同时,针灸治疗可“治未病”应用于不孕症治疗的各个阶段,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曰:“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乱治未乱,此之谓也。”“治未病”包括了未病先防、萌芽即治、待衰即刺、即病防变四个部分,在不孕症患者进行IVF-ET前,如有条件进行3个月的针灸调理,则能够秉承此思想,改善其体质、稳定患者心绪,为受孕提供更为良好的状态。针灸辅助IVF-ET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认可,能改善血流和内膜容受性,提高卵子质量,改善焦虑抑郁情绪,提高IVF-ET妊娠率。
目前我院针灸科已开设夜间门诊,每周一至周四晚5点至8点,欢迎前来就诊医院门诊。
专家介绍
宋宜宁,主治医师,医学硕士医院门诊。
擅长治疗:从事针灸临床工作十余年,擅长“飞针”进针法,手法轻盈,减少进针疼痛医院门诊。擅长应用脉诊,针药结合治疗紊乱(综合征、早衰)、不孕症、痛经、更年期综合征,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肥胖症,过敏性鼻炎及失眠等病症。
出诊时间:周一、二、三、四夜间门诊
张路,主任医师,教授,博士研究生导师,医学博士,助理翻译,医学转化经理人,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院门诊。
擅长治疗:淋巴水肿;鼻炎,类风湿性关节炎;面瘫;头痛;三叉神经痛,中风康复;颈肩腰腿痛;尿频、尿失禁及其他针灸科常见病、多发病医院门诊。
出诊时间:
周一、五上午(专家门诊)
周二下午(特需门诊)
胡光迪,主治医师,中医科学院中医学博士(在读),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硕士,中医世家传人,国家一级社会指导员医院门诊。
擅长治疗:针灸汤药治疗颈肩腰腿痛、椎间盘突出、椎管狭窄等脊柱相关性;针药并用治疗老年病、脑病、脾胃病等中医及面瘫、痛风、失眠、带状疱疹、干眼症等杂病;针灸汤药导引术综合运用于神经康复、心肺康复,亚健康调理,养生医院门诊。
出诊时间:
专家门诊:周二、四、日下午
西苑医院针灸科简介
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针灸科于1955年12月建院时成立,是建院初期最早设立的七个临床科室,也是全国成立最早的针灸科医院门诊。近70年来,在针灸伤寒大家黄竹斋主任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师带徒指导老师阎润茗主任,以及叶成亮主任等老一辈专家不断耕耘下,在各个时期形成了各自鲜明的针灸特。2013年医院新门诊大楼启用,针灸科门诊扩大为6个诊疗室,33张治疗床位,日均门诊量300-400人次。针灸科进一步发展壮大,医教研全面发展。
针灸科现有医师10人,多数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或学位医院门诊。其中主任医师3人,副主任医师3人,主治医师4人;教授、副教授2人;博导、硕导3人。主持和参与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,科技部“十二五”科技支撑计划项目,“十四五”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中医药现代化”重点专项项目,市科委“首都临床诊疗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”项目,市卫健委“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”项目,中医科学院中医药“”国际合作项目、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等科研课题,获国家发明多项。
针灸科目前开设的专病门诊有:面神经炎专病、紧张型头痛专病、中风专病、失眠专病、过敏性鼻炎专病、腰肌劳损专病、单纯性肥胖症专病、男性前列腺增生专病、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专病医院门诊。